因为在重新归顺大宁的小国之中不乏和黑武人样貌差不多的种族。
比如漠北之战后向大宁称臣的沙臣国,这个小国有大概一两百万人口,占地面积不大,所以国内就显得异常拥挤。
他们人均土地面积少得可怜,指望着种粮生存很难。
以前的沙臣人,经常做的就是冒充黑武人往来在漠北诸国和草原诸部。
狐假虎威的利用黑武人的影响做生意从中牟利,倒也赚了不少。
因为大宁对黑武人的禁制太多,所以沙臣人也无法靠近大宁疆域。
现在不一样了,沙臣向大宁称臣之后,有了合理合法的往来途径,所以生意比之前还好做了些。
黑武商人在看到这个机会之后便开始了反向操作,以前他们对沙臣人冒充黑武人充满鄙夷深恶痛绝,现在他们冒充沙臣人欢喜雀跃乐此不疲。
但他们即便是假扮成了沙臣人,也不敢真的跑去大宁做生意。
疏勒在一场浩劫之后人口比过去少了一半,这个半个国家都在沙漠里的小国现在只能靠这些生意勉强维持。
对于黑武人冒充沙臣人的举动,对于疏勒人依然暗中勾结黑武人的举动,大宁知道,但并没有什么过度干预。
一是没必要,出兵疏勒劳民伤财得不偿失。
二是大宁也赚,卖给黑武人的普通货物比卖给别人的上等货还要贵几倍。
而且现在疏勒还必须维持用宁钱结算,不然生意就没得做。
这就导致黑武国内的大量白银,高价折算成了大宁制钱后流入大宁。
用铜钱换白银,且是高价兑换,这才是真正的暴利。
如今大宁在草原诸部和漠北诸国推行的宁钱结算已经全面覆盖,黑武人不管和谁做生意都要把黄金白银换成宁钱。
而在各国之内提供换钱服务的钱庄,都是大宁的。
在漠北之战全面取胜之后的一年内,诸国黄金白银的流向就无比统一。
一路向南。
在掌握话语权之后,大宁就能很霸道的制定条款。
大宁不接受诸国制钱与大宁制钱的等价兑换,只接受黄金白银。
当然,黑武以前也是这么干的。
黑武失去了对那边的控制权,但黑武依然是当世第一大国。
黑武对东西两侧和黑武北方还有着绝对控制权,那些小国用的也是黑武制钱结算。
战争是取胜的直接方式,而货币战争的战场规模更大。
以前宁钱在黑市上对黑武制钱的兑换比例是五换一,现在是一换一。
疏勒贸易城的黑市兑换比例更为离谱,黑武制钱兑换宁钱的比例是五换一,彻底的翻转了局面。
要不想让白银流入大宁,黑武商人只能在黑市兑换,可他们付出的代价,比用白银在大宁官方钱庄兑换一点儿也不少。
而且黑市里流通的大宁制钱是有限的,基本上无法满足黑武商人的购买数量。
作为黑武汗皇珈逻的特使,大青叶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到了疏勒贸易城。
这里距离疏勒都城没有多远,虽然脏污,无序,可好在是各方面都还算繁华。
叶无坷在从辽北道回长安之前就给珈逻回了一封信,告诉珈逻要在疏勒与她的特使见面。
大青叶也算是临危受命。
黑武国内的矛盾已经到了几乎不可调和的地步,珈逻的位子摇摇欲坠。
如果不尽快发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,珈逻在位的时间已经可以进入倒计时了。
可珈逻现在又不敢贸然发动战争,因为军队并不全都忠诚于她。
阔可敌金叶叛国之后,珈逻对黑武国内宣称金叶在大宁战死。
她本意是激起黑武人同仇敌忾之心,确实有效,但副作用也大。
因为很多贵族都不得不考虑,珈逻可以逼死金叶那他们的结局又会是什么?
作为特使,大青叶也很清楚为什么汗皇陛下对叶无坷那么在乎。
并不是如传闻之中珈逻已经被叶无坷征服了,所以念念不忘的都是那个男人。
而是因为叶无坷是一条纽带。
珈逻急于在向大宁发动报复战争和与大宁达成某种合作关系之间,找到一条出路。
叶无坷就是这个纽带。
通过和叶无坷来往,得知宁帝的真正意图。
是要打,还是可以暂时放下仇恨谈一谈,给双方一个喘息之机。
所以大青叶也在不断